白虹昼下昆崙顶,半入青林久不回。下洞水轮穿地底,冰崖吼怒却重来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沉饮非荒宴,凛然忽颓山。
或人欲问事,已醉不能言。
古来亦如此,名字垂千年。
但问酒中适,岂计饮者传。
王孙眉宇凤凰雏。天与世情疏。扬州坐上琼花底,佩锦囊、曾忆奚奴。金盏醉挥,满身花影,红袖竞来扶。
十年一梦访林居。离缺重踟蹰。应怜肺病临邛客,寄洞庭、春色双壶。天气未佳,梅花正好,曾醉燕堂无。
凌兢瘦马不堪驱,塞眼红尘暗九衢。
太学虀盐聊乐只,故园桃李且归欤。
上书北阙三年困,种豆南山一半芜。
忍志动心天相我,莫惭关吏辱陈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