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 >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

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

蜀江久不见沧浪,江上枯槎远可将。

去国尚能三犊载,汲泉何爱一夫忙。

崎岖好事人应笑,冷淡为欢意自长。

遥想纳凉清夜永,窗前微月照汪汪。

千年古木卧无梢,浪卷沙翻去似瓢。

几度过秋生藓晕,至今流润应江潮。

泫然疑有蛟龙吐,断处人言霹雳焦。

材大古来无适用,不须郁郁慕山苗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相关推荐

先生真是地行仙,住世因循五百年。

每向铜人话畴昔,故教铁杖斗清坚。

入怀冰雪生秋思,倚壁蛟龙护昼眠。

遥想人天会方丈,众中惊倒野狐禅。

三年相伴影随身,踏遍江湖草木春。

擿石旧痕犹作眼,闭门高节欲生鳞。

畏途自卫真无敌,捷径争先却累人。

远寄知公不嫌重,笔端犹自斡千钧。

前身陶彭泽,后身韦苏州。

欲觅王右丞,还向五字求。

诗人与画手,兰菊芳春秋。

又恐两皆是,分身来入流。

朱栏画柱照湖明,白葛乌纱曳履行。

桥下龟鱼晚无数,识君拄杖过桥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