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昏石砚寒云色,风动牙签乱叶声。
庭下已生书带草,使君疑是郑康成。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此生太山重,忽作鸿毛遗。
三子死一言,所死良已微。
贤哉晏平仲,事君不以私。
我岂犬马哉,从君求盖帷。
杀身固有道,大节要不亏。
君为社稷死,我则同其归。
顾命有治乱,臣子得从违。
魏颗真孝爱,三良安足希。
仕宦岂不荣,有时缠忧悲。
所以靖节翁,服此黔娄衣。
活水还须活火煮,自临钓石取深清[1]:
大瓢贮月归春瓮,小杓分江入夜瓶。
雪乳已翻煎处脚[2],松风忽作泻时声。
枯肠未易禁三碗[3],坐听荒城长短更。
蔬饭藜床破衲衣,扫除习气不吟诗。
前生似是卢行者,后学过呼韩退之。
未敢叩门求夜话,时叨送米续晨炊。
知君清俸难多辍,且觅黄精与疗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