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别岁月远,道同情相亲。
三旬忽相见,愈厚不厌频。
昔云思数面,今无愧古人。
睠然东去怀,纷若陌上尘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帝在苍梧妃泣竹,苏武餐毛海西曲。
穷山远道车折轴,深井渴汲绠不续。
我辈於此酒正绿,贵无奈何欢且足。
雨淫上复落,云暗不少开。
泥将没马胫,思子日几回。
我既不可往,子亦不可来。
屋漏又苦甚,巾舄生莓苔。
安肯问农亩,唯忧无酒材。
但能置醇酎,莫负吾樽罍。
古岸绿蒲老,春帆逆水轻。
烹鲜聊以芼,泝险复兼程。
可用兹时乐,无将远道惊。
曾为江上客,因赠北行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