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南远进红鹦鹉,色似桃花语似人。
文章辩慧皆如此,笼槛何年出得身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夜泊鹦鹉洲,江月秋澄澈。
邻船有歌者,发词堪愁绝。
歌罢继以泣,泣声通复咽。
寻声见其人,有妇颜如雪。
独倚帆樯立,娉婷十七八。
夜泪如真珠,双双堕明月。
借问谁家妇,歌泣何凄切。
一问一沾襟,低眉终不说。
高低古时冢,上有牛羊道。独立最高头,悠哉此怀抱。
回头向村望,但见荒田草。村人不爱花,多种栗与枣。
自来此村住,不觉风光好。花少莺亦稀,年年春暗老。
人生四十未全衰,我为愁多白发垂。
何故水边双白鹭,无愁头上亦垂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