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欲登芒岭,无由见洛桥。
雪飞关戍迥,人忆剡溪遥。
广隰嘶征雁,长河起怒飚。
遽言欢友散,能使去魂销。
晚日穷幽蔼,愁云暝泬寥。
纵令佳约在,载酒定何邀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南方小儿才读书,往往得官呵路衢。
君今五十始作掾,手板青袍非壮图。
况来桐汭水上城,折腰强颜休叹吁。
城西古祠能致雨,岁不有旱民无逋。
民乐未央君可娱,旧俗不与吾乡殊。
少仕既勤劳,暮节念君息。
小车辞汉庭,缁衣赋卫国。
广园树佳木,鸣鸟来野色。
京水鱼可缗,东陂雁可弋。
岂不有秦声,酒酣歌在侧。
宁同扶风人,自去北山北。
露堤平,烟墅杳。乱碧萋萋,雨后江天晓。独有庾郎年最少。窣地春袍,嫩色宜相照。
接长亭,迷远道。堪怨王孙,不记归期早。落尽梨花春又了。满地残阳,翠色和烟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