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国久为客,怅然怀故山。孰云乏知己,念亲已颓颜。
穷居耻明时,旷怀良独难。因思衣锦荣,何如綵衣斑。
空江一鸟度,远道孤舟还。分手复延伫,极目苍茫间。
王绂, 明初大画家,擅长山水,尤精枯木竹石,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,具有挥洒自如、纵横飘逸、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,人称他的墨竹是“明朝第一”。永乐元年(1403年)开始参与编纂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,派往北京,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。永乐十一年、十二年,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,期间创作著名的《燕京八景图》。他绘画擅长山水,尤精枯木竹石。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,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。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,故后人有“舍人风度冠时流,笔底江山不易求”的诗句。
别来忘岁月,相见又飘然。去住浑无著,行藏只任缘。
故山唯落木,废刹锁荒烟。师去重开社,香灯祝万年。
玉署坐凉思,野人忝簪缨。谬以染翰职,遂得陪群英。
疏雨澹东旭,嘉树荫西清。乐兹馆阁静,悠然抱閒情。
于焉弄豪素,涧谷纷纵横。幽径遵曲岸,鸣泉绕孤亭。
同游固未暇,寓目犹可并。菲才惜何补,生幸承休明。
师本学佛徒,而我忝从仕。儒墨虽不同,崇教各鸣世。
溯流求其原,要亦无二致。皇朝设僧司,统属官府例。
自非名胜流,此职良不易。师今预兹选,领命辞丹陛。
都城雪初晴,越水春将媚。斋馀只翻经,公退但哦偈。
难忘北阙心,广演西乾意。惭余老无成,素餐糜廪饩。
终当效季真,共结方外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