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行分曙色,一路见人稀。野鸟啼还歇,林花堕不飞。
云迷栖鹤寺,水涩钓鱼矶。回首天将暝,逢僧话未归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拟向田间老此身,寒郊怨别甚於春。
又闻故里朋游尽,到日知逢何处人。
高会吹台中,新年月桂空。貂蝉临野水,旌旆引春风。
细草萦斜岸,纤条出故丛。微文复看猎,宁与解神同。
城郭喧喧争送远,危梁袅袅渡东津。
杨花展转引征骑,莫怪山中多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