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水东流去,清樽日复斜。异方同宴赏,何处是京华。
亭景临山水,村烟对浦沙。狂歌过于胜,得醉即为家。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野日荒荒白,春流泯泯清。渚蒲随地有,村径逐门成。
只作披衣惯,常从漉酒生。眼前无俗物,多病也身轻。
江皋已仲春,花下复清晨。仰面贪看鸟,回头错应人。
读书难字过,对酒满壶频。近识峨眉老,知予懒是真。
花隐掖垣暮,啾啾栖鸟过。
星临万户动,月傍九霄多。
不寝听金钥,因风想玉珂。
明朝有封事,数问夜如何。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(边秋 一作:秋边)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