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山几千里,闻在湘川侧。
云霞不可到,峰壑无由识。
方丈开其间,青松隐寒色。
飞鸿尚莫过,况寄双凫翼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多病愿止酒,不止病不已。
止之惧无欢,虽病未宜止。
且欲止人事,事止不经耳。
次诵止足言,行当止田里。
田里止谁亲,止乐山水美。
既止何所助,唯酒与止喜。
以言止不止,未必止为是。
止酒傥不瘳,枉止徒可耻。
止亦随化迁,不止等亦死,
慎勿道止酒,止酒乃君子。
江口泊来久,菰蒲长旧苗。
争雏洲鹊斗,遗子浦鱼跳。
宿岸欣逢戍,归船竞趁潮。
时时望乡树,已恨白云遥。
沉水香焚金博山,杜陵谁复与车还。
马寻绮陌知何曲,人在珠帘第几间。
法部乐声长满耳,上樽醇味易酡颜。
更贫更贱皆能乐,十二重门不上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