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篱绕舍碧逶迤,十亩闲居半是池。食饱窗间新睡后,
脚轻林下独行时。水能性淡为吾友,竹解心虚即我师。
何必悠悠人世上,劳心费目觅亲知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手札八行诗一篇,无由相见但依然。君匡圣主方行道,
我事空王正坐禅。支许徒思游白月,夔龙未放下青天。
应须且为苍生住,犹去悬车十四年。
月出先照山,风生先动水。亦如早蝉声,先入闲人耳。
一闻愁意结,再听乡心起。渭上新蝉声,先听浑相似。
衡门有谁听,日暮槐花里。
天禄阁门开,甘泉侍从回。图书皆帝籍,寮友尽仙才。
骑省通中掖,龙楼隔上台。犹怜病宫相,诗寄洛阳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