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从泽畔为迁客,两度江头送暮春。白发更添今日鬓,
青衫不改去年身。百川未有回流水,一老终无却少人。
四十六时三月尽,送春争得不殷勤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妓筵今夜别姑苏,客棹明朝向镜湖。莫泛扁舟寻范蠡,
且随五马觅罗敷。兰亭月破能回否,娃馆秋凉却到无。
好与使君为老伴,归来休染白髭须。
食桃种其核,一年核生芽。二年长枝叶,三年桃有花。
忆昨五六岁,灼灼盛芬华。迨兹八九载,有减而无加。
去春已稀少,今春渐无多。明年后年后,芳意当如何。
命酒树下饮,停杯拾馀葩。因桃忽自感,悲吒成狂歌。
形容瘦薄诗情苦,岂是人间有相人。只合一生眠白屋,
何因三度拥朱轮。金章未佩虽非贵,银榼常携亦不贫。
唯是无儿头早白,被天磨折恰平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