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水东南阔,无风渡亦难。孤烟生乍直,远树望多圆。
春浪棹声急,夕阳帆影残。清流宜映月,今夜重吟看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身为近密拘,心为名检缚。月夜与花时,少逢杯酒乐。
唯有元夫子,闲来同一酌。把手或酣歌,展眉时笑谑。
今春除御史,前月之东洛。别来未开颜,尘埃满尊杓。
蕙风晚香尽,槐雨馀花落。秋意一萧条,离容两寂寞。
况随白日老,共负青山约。谁识相念心,鞲鹰与笼鹤。
芳景多游客,衰翁独在家。肺伤妨饮酒,眼痛忌看花。
寺路随江曲,宫墙夹道斜。羡君犹壮健,不枉度年华。
心绪万端书两纸,欲封重读意迟迟。
五声宫漏初鸣夜,一点窗灯欲灭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