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怜火树斗春妍,忽见清辉映夜阑。
出海蛟珠犹带水,满堂罗袖欲生寒。
烛花不碍空中影,晕气疑从月里看。
为语东风暂相借,来宵还得尽余欢。
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"荆川先生"。
栖栖终日旅边城,夜向黄厓问古营。
几家戍鼓《渔阳掺》,联骑铙歌《蓟北行》。
峡束雨湫高怒水,山凹树窍激秋声。
跃马壮年微志在,不缘此地客心惊。
桃树临溪思不禁,扁舟重问草堂阴。
西湖水落鼋鼍石,南国霜清橘柚林。
垄际流泉宜稻性,窗前过鹿解人心。
忆君剪径相迎处,今日蓬蒿又已侵。
日阅军容夜马蹄,孤怀犹畏简书稽。
眼中亲识皆夷貊,梦里经营亦鼓鼙。
画省薰香行载橐,石渠校籍坐然藜。
寄语雍容鸣玉子,可能相念到辽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