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理分荆国,招贤愧不材。召南风更阐,丞相阁还开。
觏止欣眉睫,沉沦拔草莱。坐登徐孺榻,频接李膺杯。
始慰蝉鸣柳,俄看雪间梅。四时年籥尽,千里客程催。
日下瞻归翼,沙边厌曝鳃。伫闻宣室召,星象列三台。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弊庐在郭外,素产唯田园。
左右林野旷,不闻朝市喧。
钓竿垂北涧,樵唱入南轩。
书取幽栖事,将寻静者论。
行至菊花潭,村西日已斜。主人登高去,鸡犬空在家。
万山青嶂曲,千骑使君游。神女鸣环佩,仙郎接献酬。
遍观云梦野,自爱江城楼。何必东南守,空传沈隐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