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君乌纱帽,赠我白头翁。
帽今在顶上,君已归泉中。
物故犹堪用,人亡不可逢。
岐山今夜月,坟树正秋风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三十气太状,胸中多是非。六十身太老,四体不支持。
四十至五十,正是退闲时。年长识命分,心慵少营为。
见酒兴犹在,登山力未衰。吾年幸当此,且与白云期。
江城寒角动,沙洲夕鸟还。独在高亭上,西南望远山。
西风来几日,一叶已先飞。新霁乘轻屐,初凉换熟衣。
浅渠销慢水,疏竹漏斜晖。薄暮青苔巷,家僮引鹤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