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里夸为贤驸马,儒家认作好诗人。
鲁侯不得辜风景,沂水年年有暮春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不爱君池东十丛菊,不爱君池南万竿竹。爱君帘下唱歌人,
色似芙蓉声似玉。我有阳关君未闻,若闻亦应愁杀君。
独行独语曲江头,回马迟迟上乐游。
萧飒凉风与衰鬓,谁教计会一时秋。
三十年前草堂主,而今虽在鬓如丝。登山寻水应无力,
不似江州司马时。渐伏酒魔休放醉,犹残口业未抛诗。
君行过到炉峰下,为报东林长老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