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杯冻面破阳春,更洗盈襟万斛尘。入市马周空骨相,登楼孙楚尚精神。
儿童自笑行歌客,徒御兼羞失路人。归觅传家酒炉去,莫教风笛怆西邻。
黄景仁(1749~1783),清代诗人。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负诗名,为谋生计,曾四方奔波。一生怀才不遇,穷困潦倒,后授县丞,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,年仅35岁。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。诗学李白,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之情怀,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。七言诗极有特色。亦能词。著有《两当轩全集》。
身世浑拌醉似泥,酒醒无奈听晨鸡。词人畏说中年近,壮士愁看落日低。
才可升沈何用卜?路通南北且休迷。只愁寒食清明候,鬼馁坟头羡马医。
如猿噭夜雁嗥晨,剪烛听君话苦辛。纵使身荣谁共乐?已无亲养不言贫。
少年场总删吾辈,独行名终付此人。待觅它时养砂地,不辞暂踏软红尘。
大道青楼望不遮,年时系马醉流霞。
风前带是同心结,杯底人如解语花。
下杜城边南北路,上阑门外去来车。
匆匆觉得扬州梦,检点闲愁在鬓华。
唤起窗前尚宿酲,啼鹃催去又声声。
丹青旧誓相如札,禅榻经时杜牧情。
别后相思空一水,重来回首已三生。
云阶月地依然在,细逐空香百遍行。
遮莫临行念我频,竹枝留涴泪痕新。
多缘刺史无坚约,岂视萧郎作路人。
望里彩云疑冉冉,愁边春水故粼粼。
珊瑚百尺珠千斛,难换罗敷未嫁身。
从此音尘各悄然,春山如黛草如烟。
泪添吴苑三更雨,恨惹邮亭一夜眠。
讵有青马缄别句,聊将锦瑟记流年。
他时脱便微之过,百转千回只自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