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水细通何处。柳溪新雨。清风十里送篮舆,行不尽、山无数。一簇楼台窣堵。老僧常住。悬知俗客不曾来,门外苍苔如许。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半月江湖上,晚来方得风。
挂帆谁共快,到岸偶相逢。
可是过从旧,都缘臭味同。
长亭一樽茗,亲厚意何穷。
竹马来迎,留不住、寸心如结。□历湖、须坞相望,近同吴越。阙里风流今未减,此行报政看期月。已验康沂富国,千古曾无别。
多谢润沾枯辙。令我神思清发。□新命欢浃,两邦情惬。明日西风帆卷席。高樯到处旌麾列。忽相思,吾当往,谁谓三墩隔。
系国安危还故老。鹤书赴陇行当到。多谢不遗敦雅好。应信道。年高德劭如公少。
尊酒论文聊一笑。肯将苦语夸危了。落笔君房天下妙。环窈窕。清歌一曲渔家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