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岁吹箫江上城,西园桃梗托浮生。马因识路真疲路,蝉到吞声尚有声。
长铗依人游未已,短衣射虎气难平。剧怜对酒听歌夜,绝似中年以后情。
黄景仁(1749~1783),清代诗人。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负诗名,为谋生计,曾四方奔波。一生怀才不遇,穷困潦倒,后授县丞,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,年仅35岁。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。诗学李白,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之情怀,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。七言诗极有特色。亦能词。著有《两当轩全集》。
关河容易入斜曛,独立苍茫数雁群。树里沙淮流渐合,门前梁楚地初分。
天黏野草疑无路,风旋惊鸦忽入云。我意先秋感摇落,泽蒲汀柳漫纷纷。
万态深秋去不穷,容程常背伯劳东。残星水冷鱼龙夜,独雁天高阊阖风。
瘦马羸童行得得,高原古木听空空。欲知道路看人意,五度清霜压断蓬。
匣中鱼鳞淬秋水,十年仗之走江海。尘封锈涩未摩挲,一道练光飞不起。
相逢市上同悲吟,今将拂衣归故林。知君怜我重肝胆,赠此一片荆轲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