料峭东风助腊寒,汀滢白酒借衰颜。
满床书卷何曾读,数步湖光自不闲。
梦想绿杨垂后浦,眼看红杏照前山。
新春渐好君归速,不见游人暮不还。
〈湖前小山曰杏山。
〉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床头唧唧糟鸣瓮,夜半萧萧雪打窗。
拥褐旋惊花著树,泼醅初喜酒盈缸。
邻翁晨乞米三斗,钓户暮留鱼一双。
自笑有无今粗足,遥怜逐客过重江。
笑语相从正四人,不须嗟叹久离群。
及春煮菜过边郡,赐火煎茶约细君。
日暖山蹊冬未雪,寒生胡月夜无云。
明朝对饮思乡岭,夷汉封疆自此分。
大梁能赋客,边郡系囚曹。
官职不相称,声名终自高。
试观为吏苦,应过读书劳。
努力事初宦,尺丝无厌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