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午闻刁斗,拭眼望乡关。雁声嘹唳天际,恨不报平安。
人若水潮弥漫,我怯秋风萧瑟,烽火遍尘寰。手揽菱镜照,一夜减朱颜。
对银灯,听漏箭,五更残。迩来心力俱瘁,难得白云闲。
翠袖貂裘已敝,椒醑菊花同醉,范叔自怜寒。伏枕寻归梦,戎马阻关山。
刘凤梧(1894—1974),名国桐,一字威禽,号蕉窗老人,又署司空遁叟,安徽岳西古坊乡人。20世纪30年代初毕业于安徽大学文学院,曾从桐城胡渊如、潘季野、长沙陈慎登诸先生学诗,从蜀中李大防(范之)、周岸登(癸叔)二词学教授学词。任安徽省教育厅视导及安庆各中学教师多年。1949年秋退归故里,改业行医。1957年,受聘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。“文革”后期病逝。有《蕉雨轩诗钞》,《病蛩吟草》、《劫火集》、《绿波词稿》,共诗词四千余首,由幼子梦芙保存。
乡村多是野人居,筑得新庐傍旧庐。园种梅花兼种竹,室藏农器半藏书。
瓜满架,豆盈车,菜根风味胜鲈鱼。为看南陌莺花丽,却喜东篱麂眼疏。
细雨溟濛夜色昏,更愁急雪打柴门。乌须捻断余吟兴,红烛烧残剩泪痕。
横木槊,对金樽,冰结心头酒不温。十年鹤去无踪影,万里人归祇梦魂。
忆章台系马,曾几度,致缠绵。怅二月江南,重来旅燕,复听啼鹃。
华年,纵如云锦,叹一年春事易阑珊。无赖东风作剧,可怜香雪飘残。
此身沦落复何言,铺径枉成毡。任别馆离亭,烟笼碧树,泪湿青衫。
望穿两眸人远,问流莺花片可曾衔?正向陌头凝恨,可堪帘外重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