霁色鲜宫殿,秋声脆管弦。圣明千岁乐,岁岁似今年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黄鸟啼欲歇,青梅结半成。坐怜春物尽,起入东园行。
携觞懒独酌,忽闻叩门声。闲人犹喜至,何况是陈兄。
从容尽日语,稠叠长年情。勿轻一盏酒,可以话平生。
昨日诏下去罪人,今日诏下得贤臣。进退者谁非我事,
世间宠辱常纷纷。我心与世两相忘,时事虽闻如不闻。
但喜今年饱饭吃,洛阳禾稼如秋云。更倾一尊歌一曲,
不独忘世兼忘身。
暮去朝来无歇期,炎凉暗向雨中移。夜长只合愁人觉,
秋冷先应瘦客知。两幅彩笺挥逸翰,一声寒玉振清辞。
无忧无病身荣贵,何故沉吟亦感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