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过东湖深又深。石桥啼不断、午时禽。柳黄曾压绞儿金。
双朱户,流水昼沉沉。
有女暗相寻。红衣羞泪湿、洗前襟。东风吹放小桃心。
吹难住,吹落满庭阴。
毛奇龄(1623—1716)清初经学家、文学家,与兄毛万龄并称为“江东二毛”。原名甡,又名初晴,字大可,又字于一、齐于,号秋晴,又号初晴、晚晴等,萧山城厢镇(今属浙江)人。以郡望西河,学者称“西河先生”。明末诸生,清初参与抗清军事,流亡多年始出。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,授检讨,充明史馆纂修官。寻假归不复出。治经史及音韵学,著述极富。所著《西河合集》分经集、史集、文集、杂著,共四百余卷。
五月海榴红照眼,美人初佩丹砂。金堂绮席启朝霞。
暑衣裁葛叶,冰碗浸菖花。
赋就子虚将入奏,汉庭狗监先誇。秋风锦石动星槎。
但悬金似斗,那羡枣如瓜。
日黄不上妆山面,露圆难缀珠帘线。种得郁金花,将来浸木瓜。
枕屏山六扇,上有江南岸。岸尽是吴关,关前人未还。
欲绣平原几度思。园蛾初作茧、络成丝。前溪水满雪消时。
波纹起,绿似小桃枝。
投足散涟漪。夜来开绣谱、度针迟。一痕青影暮烟微。
衔丝细,不用洗胭脂。